被其他學校錄取了還能補錄嗎
被其他學校錄取了還能補錄嗎?
很遺憾地告訴大家:不能。在這里我想給大家解釋一些概念。”錄取“是指你填報的志愿已經通過了該學校的錄取分數線,那么你的學籍資料,檔案就被該學校提走了。之后所有的志愿都無效了,這就是老師給大家強調一定要把自己最有把握考上的學校往前填的原因。另外,”補錄“又叫”征集志愿”,指的是第一批次的錄取完成后,一些錄取名額沒有招滿的學校會大二次收集志愿,也就是說,加入你的第一志愿在第一次錄取時滑檔了,在補錄時你有了第二次被錄取的機會。如果在形象一點,假如你的第一志愿填報的是北京大學,但是第一批次的錄取失敗了。北京大學預計錄取1000名學生,但是只招到了900名學生,那么補錄時,你就又有了一次被錄取的機會。
被其他學校錄取了該怎么辦?
這個時候你就面臨著一個選擇。升學或者復讀。如果你選擇了復讀,那么你需要向錄取你的學校提交一份自愿退檔的申請,經過簽字和蓋章以后你的退檔才算完成。而選擇了退檔也就意味著你只能選擇復讀亦或者進入社會就業。也許大家看來這或許有些殘忍,代價太大了。但我并不這么認為,大家這時已經時成年人了,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了,況且學校老師一定會反復重申第一志愿的重要性。這是一個殘酷的道理,也是大家必須今早領悟的道理,也算某種意義上是進入大學,社會的第一課了。倘如錄取你的學校與你意向的學校差距比較大,而你的基礎又比較好,那么不妨去選擇復讀吧。這復讀的一年將會帶給你很多收獲,某種程度稱得上“因禍得福”了。復讀帶給你的可能不僅成績上的提升,還有你整個人的成長。這對于你的整個人生將會是十分有利的,當你上大一時你19,而你的同學們18。或許你會覺得這是劣勢,但對于競選班干部而已能算你的優勢,因為你比別人經歷了更多,也意味著你比別人更成熟了。
我應該選擇錄取我的學校“將就”嗎?
各位都學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課文。我的初中老師給我們講過一個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故事,盡管我是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但我至今記憶猶深,且深信如此。或許大家聽到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感到可笑和迷信。但其實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做人做事的智慧。錄取既然已成事實,與其選擇焦慮,懊惱,憤怒,不如選擇放過自己,給自己一個臺階,從容不迫地接受事實。以樂觀,積極,陽光的心態去接受它,面對它。或許當你在這里你被選上班長時你會開始感謝它錄取了你,或許當你在這里拿到了獎學金時你會開始感謝它錄取了你,或許當你在這里遇到了那個讓你流連忘返一眼萬年的人你會開始感謝它錄取了你。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你抱有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上,因為當你以一個極不情愿的心態去讀這所大學,你會發現這所大學沒有哪怕一個優點,你看同學或許都會覺得他們低你一等,因為你的分數比他們高,你可能得不到他們的友誼,你可能被他們孤立,惡性循環,最后成為死循環......所以,改變心態吧,這并不是一種將就,而是一種面對現實的勇敢。
距離2024年高考還有
000000
天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