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222分可以上什么大學 222分能上什么專科學校[文科/理科]
2023年高考已經結束,考生和家長都在忙著查找自己最合適的大學。2023年河南高考222分能上什么大學?對此,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往年的這個分數大學名單供考生參考,其中位次參考價值更大。三分考、七分報,希望大家能找到最心儀的學校。由于文科理科不同,下面為大家分別列舉。
2023年河南222分能上的大學有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學院,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河南理科高考222分可以上什么大學
序號 | 大學名稱 | 批次 | 類別 | 年份 | 分數 | 位次 |
1 | 河南對外經濟貿易職業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1 | 209 | 456476 |
2 | 商洛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1 | 209 | 456476 |
3 | 哈爾濱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1 | 209 | 456476 |
4 | 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1 | 209 | 456476 |
5 | 東營科技職業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1 | 209 | 456476 |
6 | 伊春職業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1 | 209 | 456476 |
7 | 哈爾濱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01 | 209 | 456476 |
8 | 商洛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1 | 209 | 456476 |
9 | 吉林工程職業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1 | 209 | 456476 |
10 | 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1 | 209 | 456476 |
溫馨提示:此分數線為往年該校理科分數線,各位考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報考
河南文科高考222分左右能上什么專科學校
序號 | 大學名稱 | 批次 | 類別 | 年份 | 分數 | 位次 |
1 | 北京藝術傳媒職業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0 | 212 | 336464 |
2 |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0 | 211 | 336931 |
3 | 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02 | 211 | 336931 |
4 | 三峽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0 | 211 | 336931 |
5 |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0 | 211 | 336931 |
6 | 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0 | 211 | 336931 |
7 | 山東英才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0 | 211 | 336931 |
8 | 潞安職業技術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0 | 211 | 336931 |
9 |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0 | 210 | 337374 |
10 | 廣州東華職業學院 | 專科批 | 普通類 | 2020 | 210 | 337374 |
溫馨提示:此分數線為往年該校文科分數線,各位考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報考
1.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
安徽綠海商務職業學院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具有統招資格的高等職業院校,系北京大學安徽網絡教育中心,安徽省高等職業院校創新創業聯盟和安徽省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中心牽頭創建院校,安徽省唯一參加上海世博會服務的高職院校。曾獲“安徽最具特色教育機構”、“夢企業創業創新故事搖籃獎”等榮譽稱號。學校特聘一批理論深厚、理念超前、科研成果顯著的著名專家、學者,成立了學校發展指導專家委員會,具體指導辦學。學校各專業帶頭人主要來自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是學校教學與科研的核心力量。歷經十五載發展,學校專業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教學和科研水平不斷提升。教職員工近500人,其中專任教師395人, 專任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專任教師人數的30.5%。形成了一支專業理論水平高、實踐教學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截止2023年3月,全日制在校學生1.1萬余人,成教學生0.4萬余人。
2.西安海棠職業學院
西安海棠職業學院前身是陜西海棠中醫美容培訓學院,成立于1996年,1999年更名為陜西海棠美學專修學院;2004年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升格為全日制民辦高職院校,更名為西安海棠職業學院。
西安海棠職業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循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樹立職業教育理念,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不斷探索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2+1”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優勢,不斷更新辦學理念,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積極尋求多元合作,豐富文化育人成果,提升社會服務功能,走內涵發展道路,呈現出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
距離2024年高考還有
000000
天時分